年终盘点▏我的2017思考--企业篇
“溪流”系列的微信公众平台办了三年多,许多朋友在后台或微信群里与我交流,还以为我就是做微信公众平台的,久而久之就不再试图去解释什么了。今天在这里我来纠正一下,本人是企业人士,套用现在的语境叫创业者,有了这样的认知,才开启今天的交流。
在部队服役多年,记得早年在部队期间,因为军费不足,讲的都是军队要忍耐,自己就开始了接轨市场,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。也缘于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,所以对于当今的海洋测绘市场还是有些发言权的。
记
得马云前不久说过,我每天都睡不着,担心我的企业被淘汰。都这个体量了还睡不着,你信吗?我信!马云谈的是忧患意识,谈的是担当与责任,记得孟子说过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,他在 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一书中,列举六位经过贫困、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,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,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。
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要正确认清形势,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我本人特别排斥哪些虚幻的假象,或来做假大空式的宣传。用自己的眼睛来读懂这个世界,用自身的思考来谋划未来,才是我们应该做的。忧患与消极悲观和灰心丧气不划等号,而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,保持清醒头脑,只有艰苦奋斗、开拓进取,方能不被市场所淘汰。
企业发展是政策引导还是市场主导始终是我考虑的,记得前不久测绘企业谈论最多的是“三调”,讨论还很激烈,想想挺有意思。都需要政府出台扶植政策企业才能生存,这样的企业还能有多少生命力?作为浙商的一员,瞄准的永远是市场,正确地去感知市场的变化,并依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目标,才是企业家们应该思考的。
当然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植,即便如此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,而是要去追寻市场规律。就拿目前的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来说,许多创新行为的最初不是由政府决定的,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。试想一下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,等等,许多都是自下而上来推进的,是源于行业发展已经到了红红火火的局面,政府只是在助推这个产业,或者说是在做锦上添花的工作。
比如海洋测绘无人艇项目,今天的市场繁荣是源于早年的发力与推动。珠海云洲智能的张云飞先生记得是在2008年就开始了无人艇方面的研究,到今年屈指数来已经有10个年头了。又如我的一个朋友,几年前就开始了仿真与虚拟方面的研究,AI产业国家层面的推动要晚得很多,今年国家才出台有关支持政策。所以创新者需要有超前的战略思考,谋划要早,待政府来提倡的时候,估计高潮已过,一味跟风或许连残羹剩饭都喝不上。记得还是张云飞先生说过,领先一步叫创新,落后一步叫山寨,说的是谋划能力。
由
此思考,许多行业的发展其实是由民间来驱动的,而非靠政府驱动,只有紧跟市场需求才有出路。切入正题来谈谈海洋产业,许多人热衷于看政策。深海探测,海洋智能装备,智慧海洋,一带一路,军民融合,看似红红火火。对于民营企业来说,需要思考的是,这些项目有多少民营企业能够参与,你能在其中分到多少羹?
就拿深海探测来说,真正能够参与的民营企业就那么几家,一般都是国家队在担当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,保增长是第一位的,保增长的主力军是国企、央企,民营企业因为变数太多,永远不会是保增长的主力阵容。那么试想,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,深海探测是优些考虑民企还是国企、央企,答案不言而喻。
既然不能进入主力阵容就可以思考做替补,或者称之为借船出海,才是现实的考量。需要考虑的是你在那个入口融入,更能发挥企业自身的特长,并与国家的需求进行接轨。至于那个入口更好,就要取决于你队伍的能力建设情况,能与国家队形成互补的局面而非去超越。毕竟民营企业资源有限,无论是设备还是能力,都不是国家队的对手。
说到这里,就来讨论队伍的能力建设了,能力取决于人才培育机制的建立。看过许多单位进进出出,似乎是人才培训基地,很热闹,每年都在招聘。如果为了发展而招聘也就罢了,只是许多企业不是如此,是因为留不住人才,所以只能不断的补充,不断地招人。试想,这样的企业那有什么核心竞争力?留住人才并不断补充人才,才有核心竞争力。
源于竞争的激烈,许多行业做成了白菜价,说明市场门槛太低。现在互联网产业就是如此,大学生创业也集中于此,创业门槛低,一张桌子几个人都能做,靠的是讲故事、谈情怀。要知道在经历了贾跃南事件之后,投资商们已经更加理性了,风口变了,靠讲故事已经不能打动人,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流水与利润,烧钱模式早已成为过去时,所以每年倒下的互联网企业无数,只是前赴后继的也无数。
现在陆域测绘市场由于多年来相互打价格战的结果,导致整个行业利润很低。白菜价、零元中标,谁之过?说到底还是与行业的门槛过低有关,一台全站仪与GPS,培训几个月就能办个公司,这样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,砍成白菜价也就成为了必然。测绘工程企业人员走在街上,自喻为民,,确实有其真实的一面。但如果连自己都不拿自己当人才看,还能指望别人来拯救你?对于民营企业来说,公司发展不靠GDP来支撑,靠的一定是利润,因为只有利润才能养人,有了利润才有核心竞争力。
目
前的海洋测绘市场与陆域测绘市场还是有些不同,只是在低端的水深测量市场已经见到点端倪,看出了竞争的味道。这里既与水深测量市场门槛较低有关,也与陆军下海的现象越来越多有关。一台测深仪加上GPS就能做海洋工程,利润空间还相比陆域测绘好一些,所以逐鹿海洋的队伍越来越多,白菜价也就成了必然。
说了这么多,会让你怀疑人生了,其实不然,还没有到这个程度。比如,在中高端的海洋测绘市场,目前还比较规范,这是源于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。当前,国内培养海洋测绘的人才机构或院校太少,相比于陆域测绘队伍,从事海洋测绘的队伍还不算多。尤其是海洋测绘中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专业,是需要实战经验累积的,许多资料需要专家系统,需要依据实战经验来分析与处理,需要多年行业的沉淀。所以在这里的硝烟还没有四起,陆军下海的队伍就没有了优势,竞争还不算激烈,距离白菜价还尚早。
在企业转型与升级之间,或许转型有些难但升级必须,不想只停留在低端市场,就需要培育你的人才,培养好人才你才有资格到门槛高的市场去打拼。永远停留在政策层面的思考而不做产业升级,离死亡也就不远了。这里最为重要的是领导人思维首先要升级,因为你是决策者,必须为未来发展留下上升的通道。
在当今经济社会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,如何谋划未来,而不被一些表象所迷惑,需要你正确地认识世界,清醒地思考未来。就拿涉足海洋测绘行业的民营研发企业来说,一味地对标国际领先的高端海洋装备,我倒认为不一定是理性的行为,毕竟与国外海洋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商已积淀多年,与他们来比拼能力与财力,无疑是以短克长。
从目前海洋测绘市场的实际出发,以需求作为导向,立足做一些行业有较多需求、投入研发成本又不算太大的,也是别人看不到的盲点,或许是一条出路,而把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发让位给有实力的单位来做。作为一般的民营企业,做一些大众有很多需求的小型设备,倒比较现实的考量,在我看来烧钱模式不可持续。
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,希望能有所启发。一是说说海流测验项目,ADCP设备虽然好、价格高,但我倒是更看好ADP市场,如果可以取代直读式海流仪,又能给实际作业单位节约了人力成本,需求就非常巨大,只是价格也不能高出直读式海流仪太多;二是说说扫海测绘项目,一般民营测绘公司买不起多波束测深设备,但码头、航道及局部小范围要求全覆盖测量的工程也不少,那么是不是可以研发波束不多、价格不高、对作业场景限制较少的多波束测深设备呢?如果价格不算太高,我估计求购的数量就会较大,这叫剑走偏锋,也是多数人的盲点。这里只是提出一点思路,希望大家多从实际需求出发来思考。
求
安逸者永远没有安逸的未来,企业领导者需要永远的忧患意识,永远不安于现状,当然也需要不断审视并调整自己的策略。对于我来说,其实走上了经营企业这条路,就没有选择来享受生活,企业在每一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困难,都需要我去解决。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条不归路,只是我心里已经准备好了,就不怕接受挑战。
信心要有,信心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,这是我对于2017企业发展的思考。赞同也罢反对也好,我只面对现实,而不做虚幻的想象。2018马上就要来了,无论市场如何变迁,信心要有,梦想也一定要有,希望2018大家一切安好,就此搁笔。
相关阅读推荐
公众号
溪流之海洋人生
微信号▏xiliu92899
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
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
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
投稿邮箱▏452218808@qq.com